• 新闻中心
    • 公司新闻
  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行业动态

分享至

更多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明佳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服务支持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 
  • 企业简介
  • 文化理念
  • 资质证书
  • 组织机构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代理品牌
  • 优势品牌
  • 现货热卖
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客户领域
  • 质量保障
  • 联系方式
  • 合作机会

行业动态

英特尔 1.8 纳米芯片亮相:技术突破背后的突围之战

点击量: 64 2025-10-13

2025 年 10 月 9 日,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州 Fab 52 工厂揭开了全球首款 1.8 纳米(18A 制程)工艺芯片的神秘面纱。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手持代号为 Panther Lake 的酷睿 Ultra 处理器晶圆亮相,标志着这家半导体巨头在先进制程竞赛中迈出了关键一步,也打响了重夺行业主动权的 "关键一战"。
这款基于 18A 制程的芯片,是英特尔首个进入 2 纳米级别的产品,集成了全环绕栅极晶体管(GAA)与背面供电网络两大核心创新技术。与前代 Intel 3 制程相比,其晶体管密度提升约 30%,每瓦性能提高 15%;而相较于自家 "能效巅峰" 的 Lunar Lake,在相同功耗下性能可提升 50%,与上一代 Arrow Lake-H 处理器相比,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近 30%。在具体性能参数上,Panther Lake 最高配备 16 个全新性能核与能效核,图形性能提升超 50%,平台 AI 算力可达 180 TOPS(每秒万亿次运算),将为 AI PC、游戏设备及边缘计算等场景提供强劲支撑,甚至可延伸至机器人控制与感知领域。
量产时间表已明确公布:英特尔计划于 2025 年底启动 Panther Lake 大规模出货,2026 年 1 月实现全面上市;基于同制程的服务器处理器 Clearwater Forest 也将于 2026 年上半年推出。承担生产任务的亚利桑那 Fab 52 工厂已全面运营,成为美国本土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基地。值得注意的是,18A 制程将作为英特尔未来至少三代客户端与服务器产品的技术基础,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然而,在 "全球首款" 的光环之下,英特尔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。行业数据显示,目前 Panther Lake 的良率仅约 10%,即每生产 100 片晶圆仅 10 片可用,而竞争对手台积电的 2 纳米芯片良率已达 30%。良率不足直接推高生产成本,按行业规律测算,英特尔 1.8 纳米芯片的成本可能达到台积电同类产品的 3 倍以上。更紧迫的是时间窗口 —— 从年底出货到全面上市仅有 3 个月调试期,而行业通常需要 6-9 个月才能实现量产良率达标,这对英特尔的生产管理构成巨大考验。
客户信任与市场竞争也不容乐观。目前 18A 制程尚无外部代工订单,多数客户持观望态度,更倾向于等待英特尔自主生产验证成功后再考虑合作。而台积电已启动 2 纳米量产,计划 2027 年试产 1.4 纳米工艺,三星也在 3 纳米领域占据稳定份额,英特尔的技术发布反而可能面临 "量产即落后" 的风险。雪上加霜的是,英特尔晶圆制造部门 2024 年亏损达 32 亿美元,亚利桑那工厂数百亿美元的投入与持续亏损,让这场技术突围更显悲壮。
对英特尔而言,1.8 纳米芯片不仅是技术里程碑,更是生死攸关的战略赌注。其后续能否在 2026 年上半年将良率提升至 30% 的量产底线,能否争取到英伟达、亚马逊等核心客户的订单,将直接决定 14A(1.4 纳米)后续制程的开发命运 —— 若无法赢得市场认可,英特尔可能彻底退出先进制程竞赛。这场突围战的结果,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兴衰,更将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重构。

上一篇 交易落地!Altera成全球最大FPGA提供商 2025-09-30
下一篇 无
返回列表
  • 关于明佳
    • 企业简介
    • 文化理念
    • 资质证书
    • 组织机构
  • 新闻中心
    • 公司新闻
  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产品中心
    • 代理品牌
    • 优势品牌
    • 现货热卖
  • 服务支持
    • 客户领域
    • 质量保障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联系方式
    • 合作机会

全国服务热线

027-87401210

公司地址 :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杨桥湖大道27号研创中心东区21栋

鄂ICP备18029853号-3